摘要
- 早前波士頓大學一項研究中,合成一種帶有Omicron變種刺突蛋白、其餘部分為原始SARS-CoV-2病毒的變種,引起爭議。
- 《大公報》及《文匯報》報導宣稱合成病毒的傳染性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
- 英國《每日郵報》最早的報導亦有類似說法,翻查文中提及的相關實驗,僅顯示合成病毒感染細胞後48小時產生的病毒顆粒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
- 然而此為體外實驗,比較三款病毒感染細胞後的複製能力,而非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性。
- 相關論文預印本中亦沒有宣稱合成病毒的傳染性較Omicron高,實驗結果亦不能如此推論。
- 宣稱「合成病毒的傳染性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的說法屬誤導內容。
背景
2022年10月14日,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一項關於SARS-CoV-2病毒(引起COVID-19的病毒,有關報導稱為「新冠病毒」)的研究論文預印本於放到網站bioRXiv上,該論文尚未正式在學術期刊刊登,網站亦註明未經同行評審,不宜當成定論報導(should not [...] be reported in the press as conclusive)。[1]
該項研究希望了解Omicron變種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是否令該病毒引起較輕症狀的原因,研究人員透過合併2020年初發現的SARS-CoV-2原始病毒株以及Omicron變種病毒,合成出一種帶有Omicron變種刺突蛋白、其餘部分為原始病毒的變種,並稱為「Omi-S」。合成病毒的做法引起爭議,有科學家認為這屬於令病源體更危險的「增加功能研究」(gain-of-function reasearch)以及質疑實驗前未經足夠審核。[2,3]
有媒體報導這項爭議時,在標題及Facebook帖文強調研究合成的病毒「致死率80%」,Factcheck Lab早前的查核報告已指出,實驗中的小鼠死亡率並不適用於人類身上,有關報導手法容易引起誤解。[4]
查核期間,Factcheck Lab發現除上述「致死率80%」容易引起誤解外,亦有報導及Facebook帖文宣稱Omi-S病毒的「傳染性是Omicron變種病毒的5倍」。
屬同一集團的《大公報》及《文匯報》於2022件10月19日報導有關實驗,內文提及實驗中合成的病毒時,均指「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毒株的傳染性是Omicron變種病毒的5倍」,兩篇報導內文有大量相同之處。[5,6]《文匯報》的Facebook帖文亦有相同句子,宣稱合成病毒的傳染性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帖文共有36個表情反應、5個回應及14次分享。[7]
Facebook專頁「通說2.0」於2022年10月20日發表帖文,文字及圖片與《大公報》及《文匯報》報導相同,該圖宣稱合成病毒「致死率80%」及「傳染性是Omicron的5倍?」。[8]Facebook專頁「東南傳媒 Southeast Media」亦發佈同一圖片,文字則為「通說2.0」帖文的第一段。[9]兩則帖文共有53個表情反應、11個留言及12次分享。
另外,Facebook專頁「鳳凰資訊 PhoenixtvNews」的帖文圖片文字稱「傳染性提高5倍 致死率80%!美國科學家造出新冠新毒王」,帖文共有72個表情反應、15個留言及28次分享[10],該圖片亦有其他用戶分享。[11]
查證
《大公報》及《文匯報》報導內文並無解釋「合成病毒傳染性為Omicron變種病毒五倍」的說法從何而來。
兩篇報導均提及英國《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每日郵報》於2022年10月17日曾就該研究發佈報導,Wayback Machine於刊出當日已有報導的備份記錄,該版本第四段宣稱「科學家亦把合成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發現它比Omicron變種病毒更易傳播五倍」。[12]
報導隨後亦提到,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不同病毒株對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肺細胞的影響,發現原始病毒株產生最多病毒顆粒,而實驗中的合成病毒產生的病毒顆粒數量為Omicron變種病毒的五倍。[13]「五倍」(five times)一詞在10月17日版本的《每日郵報》報導中僅出現了這兩次。
實驗內容
根據論文預印本,該研究目的是了解Omicron變種病毒的刺突蛋白對病毒的影響,因此合成出一種帶有Omicron變種刺突蛋白、其餘部分為原始病毒的變種(在文中稱為Omi-S),並透過不同實驗比較三種病毒——原始病毒、Omi-S及Omicron變種病毒——的分別。[14]
根據該份公開的論文預印本,其中一組實驗為體外實驗,研究人員把三種病毒感染不同的細胞,比較它們的複製能力,當中包括感染人類肺部細胞。研究人員對比三種病毒感染人類肺部細胞48小時及96小時後所產生的病毒顆粒,發現原始病毒產生最多病毒顆粒,而Omi-S在感染後48小時產生的病毒顆粒大約為Omicron變種病毒的五倍。另外,原始病毒及Omi-S在感染96小時後的病毒顆粒比48小時少,源於感染引起的細胞病變效應(cytopathic effect),但Omicron病毒並未見此效應,因此持續產生病毒粒(但仍少於另外兩者)。
論文預印本的作者表示,Omicron病毒在培養的人類細胞內複製能力較弱,而實驗結果印證Omicron病毒刺突蛋白的突變並未完全解釋這個現象。[15]
實驗結果並不反映病毒傳染性
上述實驗僅比較三種病毒感染細胞後的複製能力,而非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一般而言,病毒的實際傳播能力除視乎病毒的特性外,亦取決於病毒避開人們免疫系統的能力。[16]即使這項研究亦有感染小鼠的體內實驗,實驗目的仍研究病毒在其體內的複製,而非病毒在小鼠之間的傳播。[17]
在是次研究中關於病毒感染能力的實驗當中,Omi-S的結果大多介乎原始病毒和Omicron病毒之間,包括上述關於病毒顆粒數量的實驗。[18]若以Omi-S在感染後48小時產生的病毒顆粒約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推論其傳染性同樣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便會得出「產生最多病毒顆粒的原始病毒傳染性最高」的錯誤結論,與已知研究結果相反——Omicron病毒傳播能力遠高於原始病毒。[19]
最後,該份論文預印本中並沒有宣稱Omi-S「傳染性為Omicron病毒五倍」的內容。[20]
《每日郵報》10月17日報導論文預印本中感染細胞的實驗,指出合成病毒產生的病毒顆粒數量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但把結果描述為「合成病毒比Omicron變種病毒更易傳播五倍」並不準確。該報導的10月24版本已刪去宣稱合成病毒「比Omicron變種病毒更易傳播五倍」的一句。[21]
結論
《大公報》及《文匯報》報導指波士頓大學引起爭議的研究中,合成病毒的傳染性為Omicron變種病毒的五倍,Facebook上亦有圖片強調此說法,然而該研究的論文預印本並沒有此說法,有關實驗結果亦不足以作此推論。
此說法來自研究其中一項實驗,結果顯示合成病毒感染細胞後48小時內產生的病毒顆粒數量為Omicron病毒的五倍,然而描述為「合成病毒比Omicron變種病毒更易傳播五倍」並不準確,屬誤導內容。
相關查核報告
資料來源
- Chen DY, Kenney D, Chin CV et al. Role of spike in the pathogenic and antigenic behavior of SARS-CoV-2 BA.1 Omicron. bioRxiv 2022.10.13.512134;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2.10.13.512134
- 波士頓大學病毒實驗惹爭議,報導標題稱「致死率80%」易令人誤解(事實查核實驗室)
- Was a study that created a hybrid COVID-19 virus too risky? (Science)
- 見[2]。
- 值得警惕/美大學合成新冠毒株 致死率80%(大公報)
- 美國波士頓大學合成新冠毒株 致死率80%(文匯報)
- Facebook專頁「香港文匯報 」帖文
- Facebook專頁「通說2.0」帖文
- Facebook專頁「東南傳媒 Southeast Media」帖文
- Facebook專頁「鳳凰資訊 PhoenixtvNews」帖文
- 例如用戶「于卓生」的帖文,另外兩個同樣叫「葉世坤」(頭像圖片有別)的帳戶於2022年10月19日同一時間發佈相同帖文(1、2),三則帖文合共有39個表情反應及1個留言。「于卓生」及「葉世坤」貼出的圖片右上角「鳳凰資訊」四字經馬賽克處理。用戶「Song Song」則貼出「鳳凰資訊」原圖,該帖文僅得一個「讚好」。
- Boston University CREATES a new Covid strain that has an 80% kill rate — echoing dangerous experiments feared to have started pandemic (The Daily Mail) 2022年10月17日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相關原句為“The scientists also infected human cells with the hybrid variant and found it was five times more infectious than Omicron. This suggests the man-made virus might be the most contagious form yet.”。
- 見[12],相關原句為“The scientists also looked at the different strains' effect on human lung cells that were grown in the lab. They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Covid strain produced the high levels of infectious virus particles, and the new hybrid strain produced five times more infectious particles than Omicron.”。
- 見[1]的「摘要」(Abstract)部分。
- 見[1],小標題為「Spike mutations only partially affect the replication of Omicron in cell culture」的部分,PDF檔案第4至6頁。
- New COVID variants may be more transmissible but that doesn't mean the R0 – or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 has increased (The Conversation)
- 見[1],小標題為「Spike has an appreciable but minimal role in Omicron pathogenicity in K18-hACE2 mice」的部分,PDF檔案第6至8頁。
- 見[1],可參考圖表2(Fig. 2)及圖表3(Fig. 3),Omi-S僅在小鼠實驗中細支氣管(bronchioles)感染比率同時高於另外兩種病毒(見圖表3f)。
- 這項研究的圖表1(Fig. 1)顯示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高於Delta變種病毒,而Delta的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高於原始病毒(圖中稱為Wild Type)。另外有研究推算Omicron變種病毒的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平均而言為Delta病毒的3.8倍。
- 見[1]
- EXCLUSIVE: 'This is playing with fire - it could spark a lab-generated pandemic': Experts slam Boston lab where scientists have created a new deadly Omicron strain with an 80% kill rate in mice (The Daily Mail) 2022年10月24日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