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check Lab近年積極推廣媒體素養及事實查核教育,多次到不同學校及非牟利組織分享,其中一個受眾不時會查詢的問題是:面對繁多訊息,如何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程度?今次手記會講解如何透過資訊發佈平台辨識訊息源頭的背景。

現時資訊科技發達,任何人或機構都可以是資訊發放者,不少資訊都會透過社交媒體傳播,資訊亦有可能源自其他網站。當我們接收訊息時,可以提醒自己檢視及認清資訊發佈者,並透過以下幾個要點判斷對方是否可靠源頭。

檢視網站背景

若資訊來自某個網站,讀者可先查找該網站有否提供介紹頁面,例如「關於我們」(about us),如有可從中查看以下資訊:

  • 網站由甚麼機構、組織或人成立?
  • 網站在何時成立?
  • 有沒有相應的社交媒體帳號?
  • 有否提供聯絡資料?

若然沒有提供基本資料以供參考,其可信性相應較低。網站「壹讀」曾經發佈錯誤訊息指「東海打撈英國沉船,裝滿圓明園文物」,Factcheck Lab當時查核已見該網站沒有交代任何營運背景,點擊「服務條款」、「私隱保護」及「DMCA」只停留同一頁面,無法前往相應內容。該網站有多篇內容相近、但細節互相矛盾的文章,符合內容農場生產大量文章以吸引流量的特色,足以判斷該網站並非可信資料來源。

留意自稱「媒體」網站

即使網站名稱包含「新聞」、「媒體」或「報」等,也不代表是真確可靠的新聞媒體。

過去有網站模彷正規媒體發佈失實資訊,亦有部分網站在簡介已列明性質屬諷刺內容,但仍會有人誤會其文章為「報導內容」而轉發誤導訊息,故接收訊息簡單檢視網站背景已足以判斷資訊真偽,詳情可參考以下Factcheck Lab查核報告:

查看備份記錄

除了檢視當時網站提供的資訊,亦可以利用Wayback Machine或Archive.today等工具查找網站歷史或關連資料。今年年初有傳媒引用網站「emlaksatan」,稱其文章為「轉發訃聞」或「報導」,錯誤發佈一宗美國兇案的資訊,但備份可見該網站早年為土耳其語房地產網站,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該網有任何新聞相關經驗,或者屬當地可信的媒體,故並非案件資訊的可信來源。

近日Factcheck Lab查核一篇「法律法規網」文章的真偽,亦透過備份找到該網站曾提供名為「偽原創」的工具,聲稱可用來替換文章中的同義詞,令搜尋引擎判斷替換後的文章為「原創文章」,從而判斷文章內容未必真確。

使用備份工具的詳細攻略,可參考此查核手記︰〈網頁「考古」工具如何協助事實查核?〉

查看社交媒體帳號

若資訊來自社交媒體帳號,亦可採取同一策略,查找帳號由誰人於何時設立,有否標記為「諷刺內容」。假設該帳號指稱屬某機構旗下,可前往其官方網站確認兩者之間是否有關連,抑或有人冒認。過去分別有社交媒體帳號戲仿以色列情報機關俄羅斯國營媒體散播虛構消息,其名雖與官方帳號相近,但其簡介亦包含「Satirical」及「Not the Sputnik news agency」字眼,可供判斷其可信性。

以下查核手記曾提及具體查找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公開帳號背景資料的具體方法,以及如何分辨冒認帳戶︰

閱覽發言內容

除此以外,我們亦可留意該帳號過往發言記錄,了解言辭是否傾向諷刺、立場是否偏頗,以及曾否散播失實資訊。

例如早前網絡流傳一張戴著頭巾男子的截圖,指圖中人宣稱「辦一屆世盃原來才這麼點錢」便決定「在自己家門口辦一屆」。經搜尋可見圖片由Facebook專頁「加藤軍台灣粉絲團 2.0」製作及發佈,只要查看該專頁簡介、帖文及圖片,可知該帳號主要發佈「梗圖」或「迷因圖」,不應輕信其內容。

研判發佈者身份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可檢視資訊發佈者是否熟悉流傳訊息所指向的事物、或屬相關業界的專業人士,從而判斷對方所言是否可信。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年,網絡不時流傳烏克蘭總統夫人奧琳娜涉及大額奢侈品消費,其中一次說法來自自稱為卡地亞實習員工自白短片。惟片中人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卡地亞實習員工的身份,轉載短片的YouTube頻道成立超過3年,僅上載相關片段,可信性成疑。

總括而言,我們要留意資訊發佈者有否交代較為具體的背景、是否熟悉該範疇的知識或者擁有相關經驗,抑或對方在無合理關連下提出宣稱。

下一篇〈資料來源鑑證術〉將會以《維基百科》的來源列表為例,講解審視資料來源的各項考慮。


Factcheck Lab於2023年11月獲得國際事實查核網絡(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 IFCN)資助,用於2024年推廣媒體素養及事實查核教育。計劃近半年,兩名全職編輯曾到不同學校及非牟利組織分享,以講座及工作坊形式講解以下議題:

  • 失實資訊的流傳
  • 如何應對失實資訊
  • 事實查核技巧
  • 如何使用社交媒體
  • 怎樣保護個人資料

有興趣參與講座及工作坊的讀者,敬請留意社交媒體上的資訊;有意推廣媒體素養教育的團體亦可聯絡我們,洽商籌辦相關活動,再次感謝大家對資訊素養教育的支持。

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考慮付費支持。

你亦可付費訂閱,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