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情緒反應是失實資訊容易在網絡流傳的其中一個原因,現時的社交媒體平台設計鼓勵用家以不同的「情緒反應」(reactions)回應帖文,亦推動社群之間多分享,變相有部分人在情緒牽動下會轉發未經證實的訊息。

今次的查核手記會講述近年社會針對長者兩元乘車優惠計劃的討論以及港鐵加價,如何使一張多年前的新聞截圖再度流傳。

「兩蚊搭車的人」

長者兩元乘車優惠持續惹起社會熱烈討論,計劃自2012年開始推行,讓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每程兩元的票價乘搭地鐵、巴士、小巴及電車等指定交通工具。計劃在2022年將長者定義的門檻由65歲下調至60歲,近年有意見認為計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甚至衍生濫用情況。運輸署去年6月起展開全港執法行動,至今僅發現兩宗違規 ,今年2月政府在《財政預算案》表明將檢討運作模式,但無意取消計劃。

至2024年3月26日,港鐵宣佈今年加價3.09%,新票價預計將於6月生效。翌日早上,朋友傳來一張《ViuTV》新聞截圖,圖中一名長者疑似在地鐵站內受訪,並配上字幕:「當然應該(加價),有通漲,如果不加價,社會哪會繁榮,適當的加價是應該。」朋友語帶嘲諷指其為「兩蚊搭車的人」及「廢老」。

然而,這張截圖出自何時何處?圖中長者到底在回應什麼議題?

新聞截圖自2018年6月開始流傳

朋友沒交代圖片出處,在Facebook輸入截圖的文字,可見專頁「唐生大地震」在27日早上發文附上該圖,帖文指「港鐵加價3.09%,對於加價,幾年前嘅$2之友表示:」,獲逾7千個表情反應及逾300次分享。其中有留言稱「之前講建議兩蚊加到四蚊,即刻牙痛咁既聲」及「從比正價既人身上補貼,佢咁支持加價,咁我支持廢除2蚊車費了。」

「中科監察」主席潘焯鴻留言稱「借圖一用」,其後在專頁以該圖發文指「這位相信用緊兩蚊乘車優惠的智慧老人,已經脫離了交通費疾苦!對於如何促進社會經濟繁榮,他與李家超的澎湃心境一樣可歌可泣!」甚至有用戶貼上另一版本的截圖,圖中只有其中一句字幕「適當的加價是應該」,帖文則指「陳茂球: 長者兩蚊搭車 長遠負擔很大需要檢視」,直接將該圖扣連至長者回應兩元乘車優惠計劃。

以逆向圖片搜尋網傳截圖,可見Facebook專頁「Passion Times 熱血時報」早在2018年6月30日已貼出一張類似截圖,右上角的水印由《ViuTV》換成《now新聞》。「Passion Times 熱血時報」指當日港鐵加價,平均加幅達3.14%,一名老翁在接受《now新聞》訪問時支持加價。Facebook專頁「唐生大地震」「香港地」在當時亦有貼出相關截圖。

《now新聞》網站僅保留當日不同時段的文字報導(10:3114:1215:5219:27),未見相關片段。不過YouTube頻道「香港新聞台【歡迎訂閱】HongKong NEWS」保留當日午間晚間新聞片段,可見該名長者受訪片段見於午間新聞(見影片11分)。

經對比,YouTube片段於2018年6月30日上載,當中主播導言及記者旁白與《now新聞》網站文字紀錄相同。綜合上述資料,可判斷截圖擷取自2018年6月底的now新聞,該名長者當時正回應港鐵加價的消息。《now新聞台》的節目會於免費電視台ViuTV播放,YouTube有另一長者訪者片段附有《ViuTV》水印。

截圖成為「萬能key」

以Google逆向搜尋附有《now新聞》水印的截圖,可以看到在「連登」(LIHKG討論區)不同的討論話題均有人貼出該圖回應,該批議題包括:球賽票價、公屋租金、日本交通費用、電視台業務、麵包價格等,可見該截圖已成為網絡流傳的迷因圖片或「萬能key」,主要用作回應與加價相關的話題。

事實上,這張截圖來自2018年6月回應港鐵加價的新聞報導,但由於並非所有人都了解圖片背景,便有可能引起誤解。日常遇到類似圖片,可嘗試以逆向圖片搜尋查探背景。具體操作方法可參閱以下兩篇查核手記:

留意訪問回應者

對比《now新聞》兩節報導,均引述三名巿民的意見,午間新聞指「有乘客不滿港鐵加價,但亦有市民認同加價」,晚間新聞則稱「有乘客不滿港鐵加價,有乘客希望加幅可以調低」,長者支持加價的言論僅見於午間新聞。

觀乎上文引述的Facebook帖文,當中不乏留言質疑該名長者的立場,因估計對方年齡應已經獲得兩元乘車優惠,交通工具加價與否對他並無直接影響,變相討論「應否取消兩元優惠或者增加長者車費」。其中一個留言則反映情況涉及新聞操作的問題,該名用戶表示「有個記者問個和尚,你隔離間理髮店加價喎,你有咩意見?」

街頭訪問是常用的新聞報導方式,藉著在街頭向普羅大眾查問對某個議題的想法。記者在具體操作時須留意多項細節,例如採訪的議題涉及的受眾類型、受訪者的背景及身份,以及受訪者的代表性等。記者在選擇回應者時,需要考慮他們能否代表特定群體或不同觀點,若訪問後發現對方未符合上述要求或不具參考價值,則不應該將其納入報導,避免訪問失焦或導致受訪者被誤解。

停一停諗一諗

讀者在接收資訊時亦可留意相關內容是否合理,抑或用作激發情緒、引起討論?網絡不時流傳與社會時事相關的誤導訊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新移民婦女月獲逾萬綜援」,2015年《明報》報導有內容農場挪用《無綫新聞》截圖造假,虛構「新移民婦女阿芳領取綜援但生活揮霍」文章,2018年網絡再次流傳類似截圖及說法,文中人則變為「阿珍」,至2021年「連登」亦有用戶轉載相關文章

這類訊息的特色是重覆使用相近素材,藉著帶有爭議性的題材激發情緒。我們日常生活面對龐大資訊量,未必有時間及資源仔細逐一查核,其中一個應對的方法是提醒自己,若遇到情緒會受影響的訊息,或可以先「停一停、諗一諗」,不一定要即時分享,已經能夠減少相關資訊流傳的速度及幅度。

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考慮付費支持。

你亦可付費訂閱,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