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2024年3月,Facebook專頁「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及「Health Concept 健康概念」引述京都大學榮休教授福島雅典的言論,宣稱COVID-19疫苗有201種副作用或後遺症。
  • 有關說法源自日本雜誌《文藝春秋》2024年3月7日的報導,當中引述福島雅典的說法及數據。
  • 福島雅典引用的資料整理日本醫學會議上的報告,惟有關試算表註明病例報告提及接種疫苗後觀察到的不良反應,不代表兩者有因果關係,而且報告與實際病例數量未必相同。
  •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未有提及其調查方法和限制,直接引用福島雅典的說法,將其整理的201種症狀稱為副作用或後遺症,屬誤導內容。。
  • 「Health Concept」列出宣稱為厚生勞動省數據中接種輝瑞COVID-19疫苗後的死因,但有關死亡報告絕大多數並未確立兩者的因果關係。而且排序與厚生勞動省文件的數據有出入,亦未有說明數據限制,說法屬誤導內容
  • 根據《文藝春秋》報導,福島雅典宣稱「在疫苗接種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但僅比較不同癌症死亡率數據以及接種人數,此做法未能判斷兩者相關性,然而兩專頁同樣引述該宣稱,未有說明福島雅典的比較方式,容易引起誤解
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考慮付費支持。
你亦可付費訂閱,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

背景

2024年3月,兩個香港醫療資訊Facebook專頁分別引述一名日本教授宣稱COVID-19疫苗(帖文稱為「新冠疫苗」)有201種副作用或後遺症。

3月11日,Facebook專頁「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發佈題為「【疫苗危機】日本教授:新冠疫苗副作用是前所未見的”」的帖文,表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福島雅典近日發表有關『新冠疫苗後遺症』的調查結果,指曾出現的副作用有多達201種」,附圖亦有「日研究揭新冠疫苗驚人副作用」及「副作用多達201種」等字句。帖文共有1,752個表情反應、793個留言及1,852次分享。[1]

「Medical Inspire」的帖文中未有交代文字資料來源,在其網站搜尋「福島雅典」未見相關報導。[2]

3月13日Facebook專頁「Health Concept 健康概念」發佈帖文,同樣引述福島雅典的說法指「曾出現的副作用有多達201種」。帖文共有433個表情反應、75個留言及148次分享,並附有前往「Health Concept」網站的完整文章連結。[3]該文指「福島雅典表示在2021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期間,日本國內的疫苗接種後突發疾病清單中,總計出現了201種疾病」,又列出「輝瑞公司生產的疫苗接種後的死因」。文末則提到「論文《新冠疫苗後遺症的真相》在《文藝春秋》四月號中發表」及註明資料來源為「Yahoo Japan」。[4]

另外,「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均引述福島雅典表示「認為接種後出現肌肉痛或發燒,從廣義上可以理解為血管炎」以及宣稱「在疫苗接種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

3月19日,LIHKG討論區用戶「浴火重生火鳳凰」以「日本教授:早前所有mRNA的臨床試驗全部失敗,副作用高達201種,接種新冠疫苗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為題轉載「Medical Inspire」的Facebook帖文及圖片。[5]

筆名「陳雲」的作家陳云根在其個人Facebook帳戶亦有轉發「Medical Inspire」的帖文,獲得946個表情反應、60個留言及173次分享。[6]

查證

說法源自《文藝春秋》報導

雖然「Health Concept」網站文章註明資料來源為「Yahoo Japan」及加上連結,惟其連結並非有效網址。[7]在Google搜尋「福島雅典 yahoo.co.jp」,可發現一篇標題開首為「帯状疱疹、リウマチ、血管系障害、心筋炎」(以Google翻譯成中文為「帶狀皰疹、風濕病、血管疾病、心肌炎」)的文章,點擊連結前往日本版《Yahoo!新聞》網頁,惟顯示錯誤訊息。[8]

圖4︰日本版《Yahoo!新聞》網頁截圖。

在Wayback Machine檢視該連結的備份網頁,可見為日本版《Yahoo!新聞》於2024年3月7日轉載「文春オンライン」的報導。[9]在Google搜尋標題可找到日本雜誌《文藝春秋》網站上的報導,發佈日期同樣為3月7日。[10,11]

《文藝春秋》報導介紹福島雅典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國家資訊學研究所(国立情報学研究所)的資料庫顯示相同頭銜。[12]《澳聯社》(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AAP)於2023年2月發佈的事實查核報告則稱其為榮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AAP當時就福島雅典關於疫苗的言論向京都大學查詢,京都大學發言人表示該校不會為退休後的教職人員及其言論負責。[13]

病例報告數量統計未證明因果關係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均引用福島雅典的調查,表示「在2021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期間,日本國內的疫苗接種後突發疾病清單中,總計出現了201種疾病」。[14]

透過Google翻譯《文藝春秋》報導為中文理解(下同),福島雅典在2024年3月發行的4月號《文藝春秋》發表關於其「COVID-19疫苗後遺症調查」結果的文章,這篇報導轉述部分內容。

《文藝春秋》報導中附有一張福島雅典提供的清單,整理了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間,於日本醫學學術會議中報告提及的「接種疫苗後突然發生的疾病」並宣稱為疫苗的副作用。[15]該圖表最下方附有「全國志願醫師協會」(全国有志医師の会)的網頁連結[16],輸入該連結前往的頁面可見類似圖表,並附有一個Google試算表的連結。[17]

該試算表為「全國志願醫師協會」整理的醫學會議報告資料,欄目包括學術會議名稱、舉辦日期、副作用分類、報告標題、發表者及摘要網址等。[18]試算表最上方註明︰

  • 有關病例報告為接種COVID-19疫苗後發生或觀察到的不良反應,並不代表因果關係已確定;以及
  • 報告與實際病例數量未必相同,因為多個病例可能在同一會議上報告,同一作者亦可能在多個會議中報告。[19]

此外,搜尋報告標題字眼可發現試算表中最少有近四成為一至兩宗個案的病例報告。[20]病例報告的作用是記錄個別病例的細節,可以較迅速發表及匯報罕見的疾病、不良反應等,有助提出假說供進一步研究。然而由於病例報告並非有系統地收集樣本數據,沒有對照組作參考,無法直接用作判斷因果關係及計算發生頻率。[21,22]

「Medical Inspire」帖文最後列出「10大新冠疫苗副作用」,「Health Concept」的文章亦有列出該10項症狀,並表示「以報告的數量多寡排列」及括註數字,例如第一項為「血小板減少(557宗)」,但未有解釋統計方法。[23]

翻查《文藝春秋》報導,內文提及有關病症為「疫苗引起的前10種副作用」,而數字代表「世界各地論文中所報導的數字」,未有說明統計方法。[24]

報導最後提到福島雅典的文章〈關於新冠疫​​苗後遺症的真相〉(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の真実)於《文藝春秋》發表,並提供連結。[25,26]有關文章須付費訂閱方可閱讀,Factcheck Lab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理解並檢視文章相關段落,內文提及使用論文搜尋引擎搜索疾病名稱,從而得出論文數量。[27]

《文藝春秋》報導提及福島雅典於2023年6月與志願醫生成立「疫苗問題研究小組」(ワクチン問題研究会)[28],翻查該組織網頁,首頁宣佈他們的論文在2024年2月於學術期刊發表,並附上連結。[29]該論文同樣引用上述「全國志願醫師協會」的列表,再於學術論文搜尋器PubMed搜尋有關症狀,最終找到3,071篇論文,再按搜尋得出的論文數量列出首10項症狀,症狀及數量與《文藝春秋》列出的資料相同。[30]

跟病例報告一樣,論文數量無法用作證實疫苗與當中的症狀有關,亦無法推論其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引述福島雅典的調查結果時,未有清楚說明其調查方法及限制並未確立疫苗與有關症狀的因果關係,其Facebook帖文圖片強調COVID-19疫苗的副作用或後遺症「多達201種」,屬誤導內容。

日本死亡報告統計列出潛在死因

「Health Concept」文章表示「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列出「輝瑞公司生產的疫苗接種後的死因」,按次序為「血管系統障礙」、「心臟障礙」、「狀態惡化」、「肺炎」及其他,並指「血管系統障礙和心臟障礙佔了近一半」。[31]翻查《文藝春秋》3月7日的報導,相關段落Google翻譯為中文的結果為︰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接種輝瑞疫苗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1) 血管疾病、(2) 心臟疾病、(3) 病情惡化、(4) 肺炎,(5)其他,僅血管疾病和心臟疾病就佔了近一半的病例。無論是在開始接種疫苗後的幾個月內,還是截至下一年的數據中,死亡原因的順序和比例幾乎相同。」[32]

在Google搜尋上句原文並限制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網頁[33],可找到一個顯示日期為2023年10月27日、標題為「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通報死亡的病例摘要」(新型コロナ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亡として報告された事例の概要,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並註明為輝瑞(Pfizer)疫苗的PDF檔案。[34]再搜尋文件標題並排除PDF檔案[35],可找到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024年1月26日關於疫苗不良反應的會議資料頁面,這亦是2024年4月前最後一次會議。[36]

該頁面列出的參考資料當中,有一份刊出接種輝瑞COVID-19疫苗後通報死亡的病例摘要,記錄了日本2021年2月17日開始為民眾接種輝瑞疫苗起至2023年10月29日接到的死亡報告資料。[37]根據此文件,這段期間日本總共接種了逾3.11億劑輝瑞疫苗,接種人數超過8,543萬,而收到接種疫苗後死亡的報告有1,904份,平均每接種100萬劑共收到6.1份死亡報告。[38]經評估後,有2份死亡報告被判斷跟疫苗有關、10份未發現有關,絕大多數(1,892份)因缺乏資訊而無法評估疫苗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係。[39]

文件亦有統計這些死亡報告的潛在死因,註明該表列出「可能與死因有關的所有症狀,包括尚未確認為死因的症狀」,並不代表有關症狀為死因,而且同一個案的多種可能死因均會列入,因此總數會多於死亡報告數字。根據該表,各種潛在死因中以心臟病(心臓障害)居首,血管疾病(血管障害)排第六。[40]

《文藝春秋》列出的排序與這組數據有出入,而且未有說明數據限制,有關症狀並未證明跟疫苗有關,而且當中包括未確認為死因的症狀,稱為「疫苗接種後的死因」屬誤導內容。

有關文章其他問題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均引述福島雅典表示「心血管和心臟問題幾乎發生在所有接種疫苗的人身上」以及「認為接種後出現肌肉痛或發燒,從廣義上可以理解為血管炎」。[41]翻查《文藝春秋》報導並透過Google翻譯相關句子,結果為︰

「接種疫苗後,幾乎每個人的身體都可能出現血管和心臟問題。如果將其視為更廣泛意義上的血管炎,則可以理解接種疫苗後容易出現肌肉疼痛和發燒的事實。」[42]

接種COVID-19疫苗後發燒以及肌肉疼痛均為常見副作用[43,44],然而並非COVID-19或mRNA疫苗獨有[45],例如流感疫苗也會引起類似症狀。[46]而血管炎為較罕見的疾病,患者除可能出現頭痛、發燒、疲倦、體重減輕和疼痛等一般症狀外,受影響的身體部位亦會有相應症狀。[47,48]福島雅典未有解釋有關症狀「廣義上可以理解為血管炎」的原因,亦沒有提供有關症狀源自血管發炎以及接種疫苗後「幾乎每個人的身體都可能出現血管和心臟問題」的證據。[49]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亦宣稱「在疫苗接種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50]透過Google翻譯《文藝春秋》相關句子,結果為︰

「年齡調整死亡率是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按癌症類型每月計算的。當我們將其繪製為長條圖並與每月接種疫苗人數的折線圖重疊時,我們發現有幾種癌症的死亡率在接種疫苗後顯著增加。」[51]

《文藝春秋》未有提供相關圖表或連結。然而從此句可見,說法僅源自對比日本厚生勞動省提供的不同癌症死亡率數據以及接種人數,未能提供死者當中曾接種疫苗的比率等資料,單靠此對比無法排除不同因素的影響,也無法判斷相關性。

結論

2024年3月,「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兩個香港醫療資訊Facebook專頁分別引述京都大學榮休教授福島雅典的言論,宣稱COVID-19疫苗有201種副作用或後遺症。

經查證,有關說法源自日本雜誌《文藝春秋》2024年3月7日的報導,當中引述福島雅典的說法及數據。然而福島雅典的說法並未有嚴謹證據支持,例如他引述「全國志願醫師協會」整理的醫學會議報告資料,惟有關試算表註明病例報告提及接種疫苗後觀察到的不良反應,不代表兩者有因果關係,而且報告與實際病例數量未必相同。

「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未有提及其調查方法和限制,直接引用福島雅典的說法,將其整理的201種症狀稱為副作用或後遺症,屬誤導內容。

「Health Concept」文章按《文藝春秋》報導,列出宣稱為厚生勞動省數據中接種輝瑞疫苗後的死因,但有關數據為接種疫苗後收到的死亡報告,絕大多數並未確立因果關係。《文藝春秋》列出的排序與厚生勞動省文件的數據有出入,亦未有說明數據限制,說法屬誤導內容

此外,「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引述福島雅典指「心血管和心臟問題幾乎發生在所有接種疫苗的人身上」,又稱接種疫苗後出現肌肉疼痛和發燒「廣義上可以理解為血管炎」,惟《文藝春秋》報導中並無解釋原因或提供證據支持其說法,而且有關副作用並非COVID-19疫苗獨有。

根據《文藝春秋》報導,福島雅典另一宣稱「在疫苗接種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僅源自比較不同癌症死亡率數據以及接種人數。此做法未能判斷兩者相關性,然而「Medical Inspire」及「Health Concept」未有說明其比較方式,宣稱「在疫苗接種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容易引起誤解

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請考慮付費支持。

你亦可付費訂閱,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

資料來源

  1. Facebook專頁「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帖文
  2.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網站按右上方的放大鏡圖案再輸入「福島雅典」搜尋並無結果在Google搜尋「福島雅典 site:medicalinspire.com」亦沒有顯示任何網頁。
  3. Facebook專頁「Health Concept 健康概念」帖文
  4. 【日本研究】新冠疫苗後遺症達201種 包括帶狀疱疹、血小板減少、心肌炎(Health Concept)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
  5. 日本教授:早前所有mRNA的臨床試驗全部失敗,副作用高達201種,接種新冠疫苗後,有多種癌症的死亡率明顯上升(LIHKG 討論區/浴火重生火鳳凰)
  6. Facebook用戶「Wan Chin」帖文
  7. 見[4]文末,連結網址較長,起首為「https://healthconcept.io/健康資訊/而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
  8. 網址為「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cc3db5929d90f49ad42805f5d9beebb1b72070a7」。查核期間有關網頁已無法在Google搜尋到,出現另一篇標題顯示為「死亡認定420件》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の調査結果」的文章,網址為「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41d9b23e34629135b18b5d71a7f20022708e4626/images/000」,同樣無法查閱,其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顯示為日本版《Yahoo!新聞》於2024年3月20日轉載的《文藝春秋》報導
  9. 帯状疱疹、リウマチ、血管系障害、心筋炎……「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驚愕の調査結果を京大名誉教授が発表(Yahoo! Japan/文春オンライン)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報導共有三頁,第二頁第三頁亦有備份。
  10. 標題為「帯状疱疹、リウマチ、血管系障害、心筋炎……「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驚愕の調査結果を京大名誉教授が発表」
  11. 帯状疱疹、リウマチ、血管系障害、心筋炎……「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驚愕の調査結果を京大名誉教授が発表(文春オンライン),報導共有三頁,第二頁的內容為日本版《Yahoo!新聞》轉載的第二及第三頁內容,第三頁則顯示報導中五張圖片。本文主要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理解。
  12. Fukushima Masanori (80107820) (KAKEN)
  13. Japan’s COVID vaccine deaths probe is pure fantasy (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
  14. 見[1]及[4],引號內句子出自「Health Concept」文章,「Medical Inspire」帖文原句大致相同,僅無「日本」二字。
  15. 見[11]。原文為「次頁の表は、ワクチン接種後、急に発症するなどした疾患として、2021年12月から2023年11月までの2年間に、国内の医学学会で報告・検討された疾患の一覧です(開催学会数134、演題数447)。計201疾患に上り、あらゆる体内組織で発症しています。」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結果為「下一頁的表格是2021年12月至2023年11月兩年間國內醫學會報道和討論的接種疫苗後突然發病的疾病清單(學術會議134次,報告447次)。總共有201種疾病,它們發生在身體的每個組織。」
  16. 見[11]或[15]圖表,連結為「https://vmed.jp/2665/」。
  17. 日本におけるコロナワクチンと疾患の関連報告(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全国有志医師の会)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查核時網頁顯示報告更新至2024年3月,點擊「学会、疾患、報告者の詳しい情報はこちら」可前往Google試算表。
  18. 学会発表2021to20240330_演題,Factcheck Lab於查核期間下載的備份版本見此連結
  19. 見[11]。原文為「注意:各学会のプログラムから、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ワクチン接種後に発症または観察された症例報告や副反応(検査/診断等に影響を与える副反応を含む)に関連する演題を抜粋したものであり、必ずしも因果関係が認められたものとは限らない。また、複数症例が同一の学会で発表される場合や同一の研究班または発表者が複数の異なる学会で発表する場合があるため、演題数と実際の症例数または報告数とは一致しない。」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英文理解,翻譯結果為「註:以上內容摘自各學術會議議程中有關病例報告以及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發生或觀察到的不良反應(包括影響檢測/診斷的不良反應等)的內容,並不一定如此。並不一定意味著著因果關係已被認可。 此外,演示的數量與實際案例或報告的數量不匹配,因為多個案例可能在同一會議上演示,或者同一研究小組或演示者可能在多個不同的會議上演示。」及「Note: These are excerpts from the programs of each academic conference related to case repor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ing adverse reactions that affect testing/diagnosis, etc.) that occurred or were observed after vaccination with the new coronavirus vaccine,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a causal relationship has been recognized.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presentations does not match the actual number of cases or reports, as multiple cases may be presented at the same conference or the same research group or presenter may present at multiple different conferences.」
  20. 見[18],在檔案中搜尋可見「一例」出現82次、「1例」出現42次、「1 例」出現33次、「2例」出現11次及「2 例」出現12次,共180次,佔454項當中的39.6%。
  21. Greenhalgh T. How to read a paper. Getting your bearings (deciding what the paper is about). BMJ. 1997;315(7102):243-246. doi:10.1136/bmj.315.7102.243,可特別留意「Summary points」及「Case reports」的部分。
  22. Nissen T, Wynn R. The clinical case report: a review of its merits and limitations. BMC Res Notes. 2014;7:264. Published 2014 Apr 23. doi:10.1186/1756-0500-7-264,可參考「Merits」當中「New observations」及「Generating hypotheses」兩部分和「Limitations」的部分。
  23. 見[1]及[4]。
  24. 見[11]。原文為「ワクチンによる副作用の上位10疾患は、(1)血小板減少(557)、(2)頭痛(455)、(3)心筋炎(344)、(4)血小板減少を伴う血栓症(328)、(5)深部静脈血栓症(241)、(6)ギラン・バレー症候群(143)、(6)静脈洞血栓症(143)、(8)アナフィラキシー(140)、(9)リンパ節腫大(132)、(10)血管炎(129)でした(後ろのカッコ内の数字は世界中の論文での報告数)。」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英文理解,翻譯結果為「疫苗引起的前10 種副作用是(1) 血小板減少症(557)、(2) 頭痛(455)、(3) 心肌炎(344)、(4) 血小板減少症血栓形成(328)、(5) 深靜脈血栓 ( 241), (6) 吉蘭巴利症候群(143), (6) 靜脈竇血栓(143), (8) 過敏反應(140), (9) 淋巴結腫大(132), ( 10) 血管炎(129)括號內是世界各地論文中所報導的數字)。」及「The top 10 vaccine-induced side effects are (1) thrombocytopenia (557), (2) headache (455), (3) myocarditis (344), (4)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328), (5 ) deep vein thrombosis (241), (6)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143), (6)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143), (8) anaphylaxis (140), (9) lymphadenopathy (132), (10) Vasculitis (129) (The number in parentheses is the number reported in papers around the world).」。
  25. 見[11]。原文為「他にも、新型ヤコブ病や心筋融解などの驚くべき症例も採り上げている福島氏の論考「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の真実」は、3月8日発売の文藝春秋4月号(電子版では3月7日に先行公開)に16ページにわたって掲載される。」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的結果為「此外,福島先生的文章《關於新冠疫​​苗後遺症的真相》也報導了新型雅各布氏症和心肌融化等令人驚訝的案例,刊登在將於3月發行的《文藝春秋》4月號上8日(電子版3月7日發布),共16頁(1日預發布)。」
  26. コロナワクチン後遺症の真実(文藝春秋)
  27. 見[26]。Factcheck付費取得原文,相關段落為「これらの疾患名を元に、さらに論文検索エンジンを用いて、世界中のワクチン問題文献データベースを作成しました。」及「後ろのカッコ内の数字は世界中の論文での報告数」。透過Google翻譯為中文的結果為「根據這些疾病名稱並使用文章搜尋引擎,我們創建了世界各地有關疫苗問題的文獻資料庫。」及「末尾括號中的數字是世界各地報道的論文數量。」有關句子亦可見《文藝春秋》3月20日的報導,該篇可免費閱讀。
  28. 見[11]。
  29. 在Google搜尋「ワクチン問題研究会」可找到名為「一般社団法人 ワクチン問題研究会」的網站,在介紹該會的頁面顯示其代表董事(代表理事)為福島雅典,其致辭亦交代疫苗問題協會研究小組以全國志願醫生協會為基礎。網站首頁「専門誌「臨床評価」に当会論文が掲載されました!」下紅色的「論文pdfはこちら」連結至其論文〈COVID-19疫苗的副作用:日本學術會議演講和世界各地論文報告的現狀〉(COVID-19 ワクチンの副作用:日本における学会発表と世界における論文報告の現状),並提及「論文發表於《臨床評估》2024年2月第51卷第3期」(論文掲載号の「臨床評価」Vol. 51, No. 3, Feb. 2024)。
  30. 該論文的摘要(Abstract)部分(PDF檔案第2頁),當中提到「In this article, we searched PubMed for the names of those diseases reported as COVID-19 vaccine side effect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nationwide to provide appropriate medical care to patients experiencing COVID-19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hits was 3,071, and the top 10 diseases were thrombocytopenia (557), headaches (455), myocarditis (344),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328), deep vein thrombosis (241), Guillain-Barre syndrome (143), sinus thrombosis (143), anaphylaxis (140), lymph node enlargement (132), and vasculitis (129).」論文的圖1(Fig. 1,見PDF檔案第5頁)亦顯示標題為「PubMed search results(Top 10 diseases)」。
  31. 見[4]。
  32. 見[11]第二頁。原文為「厚労省のデータを元に、ファイザー社製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因を円グラフにすると、死因上位は、(1)血管系障害、(2)心臓障害、(3)状態悪化、(4)肺炎、(5)その他、と血管系障害と心臓障害だけで半数近くを占めるという。これは接種開始から数カ月間の時期でも、翌年までのデータでも、死因の順序も割合もほぼ一致した。」
  33. 在Google搜尋「厚労省のデータを元に、ファイザー社製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因 site:mhlw.go.jp」
  34. 新型コロナ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亡として報告された事例の概要(コミナティ筋注、ファイザー株式会社),在Google搜尋「コミナティ筋注、ファイザー株式会社」可找到一份於輝瑞網站上的文件,顯示「コミナティ筋注」為輝瑞的COVID-19疫苗「COMIRNATY」的名稱,而「ファイザー株式会社」即輝瑞。
  35. 在Google搜尋「新型コロナ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亡として報告された事例の概要 -filetype:pdf」
  36. 第100回厚生科学審議会予防接種・ワクチン分科会副反応検討部会、令和5年度第15回薬事・食品衛生審議会薬事分科会医薬品等安全対策部会安全対策調査会(合同開催)資料,Google翻譯標題為「2025年第100屆健康科學理事會疫苗接種及疫苗小組委員會不良反應研究小組及第15屆藥事及食品衛生理事會藥事小組委員會安全措施委員會安全措施小組委員會資料(共同召開)」(當中的「2025年」應為「令和5年」之誤譯),該頁面亦刊有日期「令和6年1月26日」,即2024年1月26日(Google翻譯成中文時誤譯為「2020年1月26日」)。點擊頁面上方的「厚生科学審議会(予防接種・ワクチン分科会 副反応検討部会)」連結,從有關表格可見2024年1月26日的會議為2024年4月前最後一次會議。
  37. 見[36]參考資料部分「 参考資料20マル18        【起源株・2価】資料1-3-1 新型コロナワクチン接種後の死亡として報告された事例の概要(コミナティ筋注)」的連結。文件註明有關數字的時間為2021年2月17日至2023年10月29日(令和3年2月17日~令和5年10月29日)。根據《路透社》(Reuters)《CBS》報導,日本於2021年2月17日起率先為醫護人員接種輝瑞疫苗。
  38. 見[37]第3頁首個表格,接種劑數為311,470,405,死亡報告共1,904件,接種人數以首次接種劑數(85,437,567)推算。
  39. 見[37]第1頁「専門家の評価」的部分,Google翻譯「因果關係評估結果」(因果関係評価結果)下三項分別為「疫苗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係不可否認」(ワクチンと死亡との因果関係が否定できないもの)、「未確認疫苗與死亡之間因果關係的情況」(ワクチンと死亡との因果関係が認められないもの)及「由於缺乏資訊等原因無法評估疫苗與死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情況」(情報不足等によりワクチンと死亡との因果関係が評価できないもの)。第4頁「評価記号」一欄下註明三項的定義,透過Google翻譯成中文分別為「基於醫學和藥學角度的綜合判斷,考慮到與基礎疾病的關係、藥理學角度、時程等因素,不能否認疫苗接種是事件的原因」(原疾患との関係、薬理学的な観点や時間的な経過などの要素を勘案し、医学・薬学的観点から総合的に判断し、ワクチン接種が、事象発現の原因となったことが否定できない症例)、「從醫學和藥學角度綜合判斷,考慮到與基礎疾病的關係、藥理學角度、時程等因素,未發現疫苗接種是事件的原因」(原疾患との関係、薬理学的な観点や時間的な経過などの要素を勘案し、医学・薬学的観点から総合的に判断し、ワクチン接種が、事象発現の原因となったとは認められない症例)及「由於資訊不充分、使用目的或方法不當等原因,無法評估疫苗接種與事件之間因果關係的情況」(情報が十分でない、使用目的又は方法が適正でない等のためワクチン接種と事象発現との因果関係の評価ができない症例)。
  40. 見[37]第334至338頁。第334頁表格上方註明「※本頁で列挙している症状名等は、死因として確定されていないものも含め報告書に記載のあった死因と関連する可能性のある全ての症状名を計上しているものであり、当該症状等が原因で死亡したことを示すものではない。」透過Google翻譯成中文為「*本頁列出的症狀包括報告中列出的可能與死因有關的所有症狀,包括尚未確認為死因的症狀,這並不表明死亡是由症狀等引起的。」第338頁表格下注2為「同一症例に複数の死因等の記載がある場合はいずれも計上しているため、件数の総数と症例数は一致しない」,透過Google翻譯成中文為「如果同一病例有多種死因等,則全部計入,因此病例總數與病例數不符」。由於該文件亦有細分不同死因,Factcheck Lab整理出一份較簡單的列表,僅列出死因所屬的類別及報告數量,並加上報告數量由多至少的排序以供參考。
  41. 見[1]及[4]。
  42. 見[11]第二頁。原句為「血管系障害と心臓障害は、ワクチン接種後ほぼあらゆる人の体内で起き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ワクチンを打った後に筋肉痛や発熱が起きやすいのも、広い意味での血管炎と捉えると理解できます。程度が軽ければ、本人が自覚しないうちに治るケースもあるでしょう。」
  43. COVID-19 vaccines side effects and safety (NHS)
  44. Getting Your COVID-19 Vaccine (CDC)
  45. Possible Side effects from Vaccines (CDC)
  46. Flu Vaccine Safety Information (CDC)
  47. Vasculitis - Symptoms (NHLBI, NIH)
  48. Vasculitis -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49. 見[42]及[25](透過Google翻譯理解)。
  50. 見[1]及[4],「Medical Inspire」表明有關結果透過統計病例發現。
  51. 見[11]第二頁。原句為「厚労省のデータを元に、がん種別に年齢調整死亡率を月単位で算出。それを棒グラフにして、月毎のワクチン接種者数の折れ線グラフと重ねると、ワクチン接種後のタイミングで明確に死亡率が上がっているがんが複数あっ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