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凌晨(香港時間,下同),前《無綫新聞》主播王俊彥在其Facebook專頁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宣稱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其丈夫林兆波現身倫敦機場(王俊彥承認錯誤後已刪除帖文,以下為王俊彥影片中的帖文截圖)。

在消息流傳的第一天,Factcheck Lab兩名編輯已注意到該帖文,惟當時帖文沒有透露消息的具體日期時間,缺少可核證其說法的資料,當時亦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可以證明或否證其說法。後來媒體相繼報導林鄭月娥行蹤,我們一度討論要否就此撰寫事實查核報告,但考慮到已有多家媒體跟進報導,加上撰寫查核報告需時,估計刊登時王俊彥或已承認錯誤,效果不大。

至7月19日凌晨,王俊彥在YouTube發佈影片回應,未有承認消息錯誤。影片首先播放「消息人士錄音訪問」,由該「消息人士」講述其經歷及回答提問,王俊彥再質疑坊間報導,並就事件提出多個「可能性」,包括林鄭月娥會否抵達倫敦後,旋即回港現身公開活動等。

7月19日深夜,王俊彥發聲明道歉,承認未有進一步核實單一消息來源,處理欠審慎,並貼出《信報財經新聞》19日下午於Facebook公開、據稱為林鄭月娥於16日晚上曾到沙田大會堂的照片。王俊彥另外在當晚發佈的YouTube影片讀出聲明,惟未有修改前一晚回應影片的內容及簡介,該影片下方的「熱門評論」也不乏留言支持王俊彥。

事件暫告一段落,然而王俊彥首次回應的影片仍有值得討論之處,特別是其思考方式和表達手法明顯受「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影響。確認偏誤是指人們尋求支持既定信念的傾向,例如會尋找自己希望相信的證據、忽略不利己方立場的資訊等。

今次的查核手記探討這段影片,嘗試拆解︰

  • 就「林鄭現身倫敦」說法,支持及反對一方各有甚麼證據?
  • 王俊彥以甚麼方式提出質疑及猜想?
  • 其表達方式有甚麼特徵?如何避免接收資訊時過於主觀?

兩個說法的證據

關於「林鄭月娥於倫敦時間下午四時左右飛抵倫敦」的說法,正反雙方有以下證據。

支持的證據主要來自王俊彥引述一名由歐洲飛抵倫敦的匿名「消息人士」證詞,錄音中的聲音經過處理。該「消息人士」表示(錄音中多次加上在林兆波及林鄭月娥的名字之前加上「疑似」,在此略去)︰

  • 倫敦時間7月16日約下午3時,在5號客運大樓(Termianl 5)落機,打算前往帕丁頓(Paddington)。
  • 倫敦時間下午4時半左右於希斯路機場快線(Heathrow Express)月台上見到無戴口罩的林兆波及戴口罩的林鄭月娥於一個商務車廂中對坐。
  • 由於原本已關上的車門重開,所以「消息人士」立即上車,他本以為兩人會在帕丁頓下車,但結果兩人在2號及3號客運大樓站下車,所以沒有拍照。
  • 在月台上見到林鄭月娥旁邊沒有人,上車後見到有一名外籍人士,他懷疑是保鑣。
  • 被問到為何確信見到兩人,他認為林兆波的樣子相對容易辨認,加上沒有戴口罩,但一度表示「我都唔係好肯定」(影片第9分03秒至15秒)。
  • 當時不多香港人,現場沒有見到香港人,詫異5號客運大樓這樣少香港人。

反對的證據主要來自三組報導︰

  • 7月17日《香港01》引述匿名的「林鄭月娥友人」指兩人現時身在香港,並引述匿名「政圈人士」指兩人於16日晚上出席在沙田大會堂舉辦的「聲輝粵劇展演2022」,當時林鄭坐在包廂,時間上未能趕及抵達倫敦。後一說法《星島日報》及《經濟日報》旗下的《TOPick》亦有引用,同樣宣稱來自「政圈人士」。
  • 7月18日早上林鄭月娥在灣仔會展出席「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明報》《TOPick》拍到照片,《now新聞》亦拍攝到林鄭月娥在餐廳食早餐,而《有線新聞》《無綫新聞》則拍攝到其現身會場的片段。
  • 7月19日下午,《信報》在其Facebook專頁發佈一張由林鄭與港鐵前主席馬時亨在上述表演後台的合照,並引述馬時亨稱照片攝於16日。

沙田大會堂設包廂

王俊彥在回應影片中質疑「林鄭月娥未有離港」的說法,特別是指「林鄭月娥前一晚在沙田大會堂包廂」的報導,因為康文署資料顯示沙田大會堂演奏廳並無包廂(「聲輝粵劇展演2022」於該處進行),而大會堂音樂廳文化中心音樂廳的座位表則有明確標示廂座。

有現職記者曾提及,售票網顯示的座位表設有廂座,與康文署資料不同。Facebook專頁「公務員secrets」有帖文及圖片宣稱該演奏廳設有包廂,但門票少有公開發售。

「聲輝」演出日期為7月15至17日,可經城巿售票網買票。因演出已完結,Factcheck Lab嘗試在城巿售票網購買8月在同一地點舉行的粵劇演出門票,售票網會展示一張座位區預覽圖,以不同顏色列明不同票價,座位區預覽圖中舞台的左右兩邊均以白底黑字列明廂座(Left Box及Right Box,見下圖),但無法在售票網購入相關門票。

由於兩項資訊有所出入,Factcheck Lab編輯在7月18日前往沙田大會堂視察。雖然未能進入演奏廳,不過向職員查詢時,對方確認場館內有不公開發售的「VIP Box」(貴賓廂座)。

王俊彥懷疑林鄭月娥迅速回港

至於林鄭月娥現身會展的報導,王俊彥反問「全部啲黨媒係咪都要信呢」,並認為「有圖有真相」,如果林鄭月娥要闢謠就必須提供照片,所以「在預知劇本之下需要在短時間之內現身」。王俊彥又反問,林鄭月娥是否想避免像前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於2019年在倫敦跌傷手後「俾人夾咗返大陸療傷」,但強調這只是一個疑問。

最後王俊彥指林鄭月娥在會展的照片及影片,只能證明她在7月18日早上身處香港,不能解釋她及林兆波於倫敦時間7月16日下午不在希斯路機場快線。他質疑林鄭月娥當時不在香港,需要爭取時間,所以第一晚由「政圈人士」解畫,並問「有無呢個可能性」。

王俊彥翻查航班資料,表示國泰航班CX245於英國時間7月17日中午12時20分起飛,直抵香港,於香港時間7月18日早上7時30分降落,有充足時間由機場到會展。但他重申這是一個「可能性」,「至於有無其他方法佢可以返到香港,或者更早時間呢,我哋無從得知」。

王俊彥亦對林鄭月娥出席專題研討會、需要趕回香港的理由均有一些猜測,但為免焦點分散,在此略過。

只強調「可能性」的問題

誠如王俊彥所言,在他發佈Facebook帖文之間到林鄭月娥在7月18日早上現身會展之間,有超過24小時,目前並無公開證據可以證明林鄭月娥當時身處香港。因此,我們無法以嚴格事實查核標準肯定或否定王俊彥的說法。

不過,這不代表兩個說法——「林鄭月娥曾抵達倫敦」及「林鄭月娥未有離港」一樣可信。

王俊彥影片回應的一個問題在於,他由始至終均沒有提到這名「消息人士」可能認錯人(只提到一句「如果消息人士有心講大話」他會道歉)

影片中王俊彥以反問及疑問強調「可能性」,其影片標題的四句當中,更有三句提及「可能/可能性」︰

  • 林鄭716出現英國機場可能性 消息人士錄音說法
  • 「包廂」睇粵劇真定假?隔日現身香港又有無可能
  • 按時間線分析 推敲可能性
  • 前港官赴歐洲英國存在漏洞?

當王俊彥把焦點放在「提出可能性」的時候,嘗試維持「林鄭月娥曾抵達倫敦」的說法,或忽略一個他可能不想接受的解釋——「林鄭月娥未有離港」。

假如單純跟隨影片中的討論,很容易跌入只關注「林鄭月娥迅速回港可能性」的誤區,而忽略一個重點︰到底是「王俊彥的消息人士認錯人」較有可能,抑或「林鄭月娥在倫敦的消息傳出後,迅速在訂機票回港現身反駁而且未被發現」較有可能?

當然,這不像數學題一樣能夠簡單算出答案,而是取決於我們的主觀判斷及本身相信的東西,但提醒自己比較不同說法均有可能出錯,想一想這些說法在甚麼情況下不成立,能夠幫助我們避免只偏向單方面說法。

如何減少「確認偏誤」的影響

以下透過王俊彥影片作為例子,介紹幾個能降低「確認偏誤」影響的方法。

1. 考慮不同解釋

王俊彥表示,林鄭月娥在希斯路機場快線第2及3客運大樓站下車,即並非前往倫敦巿中心,又指有留言估計林鄭月娥可能前往愛爾蘭探望兒子,所以他翻查航班資料,他發現倫敦時間下午6時10分——即在「消息人士」宣稱見到林鄭月娥的時間後一個多小時——2號客運站就有一班前往都柏林的航班,看似非常巧合。他再反問:「到底係咪真係轉機呢?此行目的係乜呢?會唔會係探路呢?」

若然不帶著前設——林鄭現身倫敦機場,要推敲離港原因——翻查更多航班資料,或者會有不同解讀。

根據希斯路機場記錄,2號客運站每日都有多班航機前往都柏林——7月17日有8班、7月18日有9班、7月19日有11班,同屬星期六的7月23日有10班,兩班機之間多數相隔一兩小時。(以上資料於7月19日檢視,網頁每日更新。)

換言之,無論「消息人士」見到的是否林鄭月娥,都有很大機會出現「此人現身後個多小時就有一班位於2號客運站、前往都柏林航班」的情況。但王俊彥的說法或會引導觀眾覺得「林鄭月娥打算前往都柏林」的說法有較大機會成立。

2. 採取相同標準

王俊彥在影片末段質疑,假如林鄭月娥曾到沙田大會堂看粵劇,總會路經公眾地方,應該有人會見到她。當時只有一個匿名說法(《信報》尚未公開照片),這個質疑固然有一定道理。

但按照相同標準,我們亦應考慮,假如林鄭月娥曾一度離港又迅速回港,這段期間同樣可能被人發現。即使如王俊彥所言,林鄭月娥以特別通道離港,為何在倫敦機場出入境時只遇到一個香港人,而該名港人剛好未及拍照記錄?

3. 避免訴諸動機

當出現「林鄭月娥現身會展」這項有力證據時,王俊彥的策略除了提出「迅速回港」這個解釋外,還訴諸媒體動機。

王俊彥的影片中質疑媒體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指對方為「黨媒」,二是暗示媒體群起攻之、小題大造。例如,王俊彥向「消息人士」發問時指「咁係咪代表而家政權機器全開,你係咪覺得有啲咩已經反映到出嚟呢」,又表示「政權機關一切動員」攻勢統一口徑要打擊其消息。

而「消息人士」多次表示自己單純好奇、想了解為何林鄭月娥會在倫敦出現,「無諗過原來係一個咁敏感嘅話題」、「點解觸發到大家神經咁犀利呢」,又表示「無諗過佢哋咁高姿態去反擊,原來事件係好可怕」。

不過,「林鄭月娥卸任即前往英國」的消息本來就引人關注。「消息人士」表示自己出於好奇才提供消息,王俊彥在影片中亦提到「大家一聽個訊息就覺得『嘩,唔係呀嘛?』,好奇怪㗎嘛,令人好surprised㗎嘛,好詫異吖嘛」。

既然消息能引起大家好奇和關注,媒體自然會報導,而且假如林鄭月娥仍身處香港,這些報導一致反駁王俊彥的說法也不足為奇。此處王俊彥訴諸動機回應傳媒對判斷其消息是否屬實並無幫助

4. 接受自己可能有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接受自己可能有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能要求凡事都有百分百證據才作判斷,但這代表任何人都有機會犯錯,畢竟我們判斷時都會受自己的信念和偏見影響。

即使我們無法完全做到「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至少要記住「我也會犯錯」這個可能,嘗試尋找及了解相反證據。我們可以退後一步,想想「會不會有另一個解釋」,這種方式有助我們發現自己的盲點。

一旦發現自己犯錯,在承認錯誤之餘亦應盡力補救,例如刪除或更正帖文(補上正確資訊)、轉發澄清訊息和提醒受影響的朋友等。

在社交媒體年代,錯誤資訊流傳的責任不僅在發放消息的源頭,也在每個協助傳播消息的人身上。反過來說,每個人都多出一分力,保持資訊公德心,便能夠改善整個資訊生態。

後記

除了一般人如何接收及分辨資訊,事件同樣在新聞界惹來極大關注,因為王俊彥以「傳媒人」身份自居,YouTube頻道名字包含「NewsPost UK」,回應事件的影片節目稱為「新聞室 The NewsRoom」。

到底專業新聞工作者應該怎樣在報導引述消息?王俊彥只憑單一消息源頭發佈帖文宣稱林鄭現身倫敦,是否新聞業界慣常所用手法?引用「消息人士」有何標準?以下提供兩則文章,供讀者了解更多:

——————

  • 本「查核手記」乃「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及「媒體素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合作項目。
  • 本文採用共享創意的「姓名標示-禁止改作」(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Derivatives)授權條款,轉載時須註明「本文出自事實查核實驗室(Factchcek Lab)」,並附上原文網址。

(原載於 Factcheck Lab Patreon。)